嘉兴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教师党支部按照新时代高校党建“双创”工作“七个有力”建设标准,将教育、管理、监督党员的内功与组织、宣传、凝聚、服务师生的外功兼修并炼,不断提升软实力和硬功夫,守正创新、提质赋能,全面推进高校党建“四个融合”,聚力推进“一融双高”建设。
一、强化思想引领,教育党员有力
支部强化党性教育,坚持学习与服务同步,持续加强党员教师政治理论学习。支部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、“集中学习+自学”、“党建联学”的创新学习形式,将党建与业务充分融合,与学校兄弟支部、校外企业单位进行理论联学。支部注重规范化、标准化建设,致力高标准抓好支部工作。严格落实“三会一课”制度,结合党员教师科研项目以及企事业单位委托的产学研合作项目,通过企业专家进学校、党员教师下企业等形式开展研讨交流。
二、强化政治引领,管理党员有力
支部扎实有效开展党员发展、党员培训、党籍管理、党费收缴、党员激励关怀帮扶等工作,认真规范组织生活会、民主评议、党性分析、思想汇报、谈心谈话、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组织生活制度,使党员教育管理常态化、制度化。支部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与关怀,并在思想上、生活上、工作上对有困难的党员进行及时帮扶,形成党员关怀激励常态化机制。支部深入贯彻“党建+”工作模式,广泛开展“党员亮身份”行动,紧紧围绕“鲲鹏行动”计划项目,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任务挑战中,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。
三、强化纪律引领,监督党员有力
支部持续开展党纪学习教育,形成常态化学习机制,并及时传达通报违纪违规典型案例,注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,持续提高党员们的廉洁自律意识。实施党支部书记“双向述职”制度,构建支部监督体系,对每个党员的思想作风、道德品质、工作实绩情况进行监督。支部书记每学期全覆盖式开展党员谈心谈话,每年召开1次组织生活会、开展1次党员民主评议。
四、强化组织引领,组织师生有力
支部紧紧围绕中心工作,开展“雁阵”工作法,结合人才培养、教学科研、地方服务等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,灵活变换“阵型”,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,推进“一园一博”党建品牌,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;全面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,梳理各专业课程的“思政元素”,将其列入教学计划的重要条目和课堂讲授的重要内容,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。
五、强化宣传引领,宣传师生有力
支部依据学院党委每月的党支部工作指示,支委会及时讨论研究,及时向支部成员传达学校和学院党委的决策部署和学习精神,并组织党员及时开展学习实践活动,通过创新形式,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、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、全国教育大会精神,并通过定期会议、个别谈话等方式,指导和督促党员把决策要求转化为具体行动,确保执行落实到位;积极开展“树典型、建品牌、创特色”活动,形成“典型效应”。
六、强化集体引领,凝聚师生有力
作为学生的榜样和引导者,党员教师自觉践行正确的价值观和育人观,通过自身言行影响和感染学生,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中融入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的内容,打造积极向上、充满正能量的教育教学环境。支部定期组织党员教师结合专业特色,通过打造支部科研团队、举办辅导讲座、指导课题申报、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等,将支部活动和科研工作结合起来,引导党员争当先锋、争作表率。
七、强化党建引领,服务师生有力
支部积极引导党员教师在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工作中争当先锋。建立师生党支部共建机制、一名党员教师联系多名学生的“1+X结对帮扶”机制等,定期帮扶学业困难学生,不断助力优秀学生,通过打破传统教学模式,教师党员带领学生党员走出课堂,走进实际工作场景,与行业专家、从业者等进行面对面交流。同时定期开展师生间的谈心谈话,深入了解师生困难和需求,及时上传下达,跟进帮扶措施。